笔墨传禅韵 书香继佛慧
——曹王禅寺手抄《大藏经》工程启动纪实
在曹王禅寺学戒堂里,东西墙壁上整齐的挂着十几副书法作品,其中有几幅格外醒目,那便是分别用隶书、魏碑和楷书所写的“佛”字。面对着同一个字,工法相异,神韵和意境迥然,笔墨之中传递出一种不可言语的感觉,引人驻足良久。其实,这些仅仅是曹王禅寺首届禅语墨香书法展中的一部分纪念作品。
2013年1月19日,时值农历腊月初八,曹王禅寺在大雄宝殿前丹樨举行“手抄《大藏经》及禅语墨香书法展览”启动仪式,来自嘉定区政府、人大、政协及相关职能部门、徐行镇党委政府和嘉定区佛协的领导出席仪式并致辞,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江苏省佛教协会、虹口书协、嘉定书协等单位各界人士到会祝贺,近千人参观了书法展览。曹王书画院、曹王佛学社也在当天举行了揭牌仪式,从而标志着曹王禅寺文化事业建设掀开新的篇章。
抄写经文,古称写经,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为佛教所推崇的修学方式之一。据《法华经》等佛教经论记载,写经功德,利在当代,垂以后世。古往今来,写经者代代相因,络绎不绝。而书法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自汉唐与佛教结缘,相互激荡影响,留下众多艺术瑰宝。
据曙红法师介绍,曹王禅寺有800多年的历史,经过十年重建,已经成为上海东北部地区最大的佛教道场,手抄《大藏经》工程是寺院最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工程将选择1250人在专用宣纸上用正楷或隶书、魏碑书写佛典,计划历时十年完工,所抄佛经将用特制红木书屉保存于藏经阁中,供世人和后代瞻仰。曙红法师描述整个工程为:十年酝酿、五年准备、十年完成、千年留存。
事情追溯到十年之前,那时曙红法师刚刚卸下觉群学院教务长的工作,受命到徐行修复重建曹王禅寺。一次,与友人探讨佛教的文化建设时,曙红法师将自己心中的夙愿道了出来:想手抄一部完整的《大藏经》,以报出家之恩。怎奈建寺初百废待兴,事无巨细,法师都是亲力亲为,加之弘法待客,占去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抄经之事暂时搁了下来。
直到曹王禅寺大雄宝殿的工程完成以后,寺院初具规模,弘法利生事业也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肯定,以及社会各界和信众的认可和支持。多年之前的抄经心愿又涌上曙红法师的心头。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曙红法师却改变了初衷,谋划了一个更大的宏愿。
原来,“曹王”之名虽历史久远,曹王禅寺却是异地重建,历史文化遗产近似空白,不失为一种遗憾。而今天下太平,国运昌隆,社会和谐,正是累积功德资粮,为未来谋福陪福的良好时机,盛世修典写经,佛教自古有之。难得如此因缘,曙红法师把自己抄经报恩的心愿,融入到寺院文化建设的事业之中,意图聚集更多的有缘人,共同为曹王禅寺创造可以流传的“历史”文物。反复思量,几经商讨,最后决定以书法形式人工抄写一部完整的《大藏经》,作为镇寺之宝予以保存,以期世代传承。
于是,从《大藏经》的请购到宣纸的订制,从抄经的方式到实际抄写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曙红法师带着徒弟们,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件一件事情的准备。2008年5月,由中国宣纸集团专门为抄经制作的50万张宣纸运抵寺院,两套乾隆版《大藏经》也相继到寺。2009年3月,退休书法家张志勇老先生开始试抄,并就抄经过程的实际问题与曙红法师交流改进。2010年7月,第一位抄经义工登记,两个月后完成《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经》的抄写。2011年10月,逾九旬的普陀山道生长老为《大藏经》工程抄写一部《心经》,以作纪念……
至启动仪式之前,登记的抄经义工达二十多位,已经完成了《大般若经》等十几部经文的抄写。寺院成立抄经的秘书机构,由法师专门负责抄经工程的日常工作,并安排专人完成《大藏经》目录的整理、义工抄经守则、义工登记、宣纸的存放和收发等后勤工作。当抄经的消息对外公布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嘉定书法协会和虹口书法协会的热情支持,一大批书法家参与其中,贡献墨宝,为抄经工程增添不少助力。
同时,寺院成立了“曹王禅寺圆梦善基金会”,利用书法为媒介,书法家捐助作品,捐款者收藏,所捐善款帮助弱势群体实现梦想,以此达到弘法传统书法文化和辅助弱势、培养感恩的宗旨。而且,每年腊月初八,基金会将所有受赠的书法作品在寺院举办一次展览,供大众参观欣赏。
谈到抄经工程的建设,曙红法师信心满满,但也沉着冷静。在这样一个物质发达、略显浮躁的现代社会,能够静下心来做实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择这样一件时间跨度大又耗费心力的事情,不仅仅是靠愿望和决心,更多的需要智慧和毅力,正如曙红法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对待目标要坚持有恒心、具体工作要细致有耐心、遇到困难要放下有平常心。
在抄经的过程中,佛法修学、书法艺术、慈善公益融合在一起,以写经来安定身心,用书法来陶冶性情,献爱心来帮助弱困,既传承了佛法经典,弘扬了书法艺术,让更多的人在参与中分享佛法的真谛和艺术的魅力,又充分发挥都市佛教的文化功能,彰显了人间佛教的社会关怀,实践了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在一幅幅书法作品中,在一部部佛教经文里,禅韵因笔墨而呈现给世人,佛慧因书香而传递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