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为了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和虔诚,常以种种物品,供养佛、法、僧三宝。比较常见的供品有:花、香、灯、涂、果、乐,即佛教经典中所说的“六供养”。
戒定真香
在佛教中,无论是对佛菩萨的供养,或是在说法的譬喻中。经常可以见到香的踪影,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法会等等佛事活动,也都少不了香。
香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由于香能祛除一切臭气、不净,使人身心舒畅,产生美妙的乐受。常被用来作为供养佛菩萨的圣品,如《苏悉地经》中,就把香列为五种供养之一,《大日经》中也将之列为六种供养之一,同时由于香的芬芳远闻。经典中也常以其来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如《戒德香经》中,佛陀告诉阿难,只有持戒之香不受顺、逆风的影响,能普薰十方。
香为修道助缘
此外,香也被用来比喻念佛的功德。如《首楞严三昧经》中,以“香光庄严”来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来功德庄严,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气一般。经典中甚至记载有香的净土,如《维摩诘经》中所说的“香积国土”不但以香构成食、衣、住、行的一切,也以香来说法,在《华严经》中也说,华藏世界被重重无数的香水海所围绕。可见香也是净土中常见的殊胜庄严之一。除此之外,经典中也记载着与香有关的修持法门。其中最著名的是香严童子,《楞严经》记载:香严童子以闻沉水香,观香气出入无常而悟道。佛教认为香对人身心有直接的影响,能助人达到沉静、空净、灵动的境界,证得自性如来,所以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缘 。
香为佛使
佛教很早就有以香供佛的传统。佛陀住世时,弟子们就常常以香为供养据《贤愚经》记载:佛陀住在袛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名叫富奇那的长者,建了一座佛堂,准备礼请佛陀前往说法。于是就手持香炉,登楼遥望袛园,并焚香礼敬,袅袅香烟飘往袛园,徐徐落在佛陀头顶上,结成一顶“香云盖”,佛陀知悉了长者的心意,即赴其佛堂说法。根据这个传说,香是把信心通达于佛的媒介,故经上称为“香为佛使”,这也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缘起。
供养三宝在佛教中以香供佛,是一种虔诚的、真诚的供养。在于通过以恭敬心、清净心燃香,传递对佛、法、僧的恭敬、供养和皈依,感通虚空法界,得到十方三宝加持,与法界诸佛菩萨沟通、交流。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因此烧香有四层含义:一者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二者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三者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四者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之意。
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礼佛贵在心诚
上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因此并不越多越虔诚,越大越高越灵验。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关键在于,我们对佛菩萨是否有恭敬心。烧香供佛以三支为宜,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以香供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把香点燃后,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拇指顶着香的尾部,安置胸前,香头平对佛菩萨圣像,再举香齐眉虔诚礼敬,后把香插在香炉中。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命由己造,福由己求。”
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众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
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寺院和在家礼佛如有因缘,可每日来寺院上香礼佛,亦可于每月初一、十五佛教香期日,供养虔诚之香。在寺院上香,可于诸佛殿之香炉,各上一炷或三炷立香,佛前供香时所唱之偈称烧香回向文,常用者为《华严经》:“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薰证寂灭。” 或念:“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