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是由龙树菩萨自龙宫传出,并被当时的国王视为珍宝,禁止外传。智者大师历时十八载虔诚拜请,直到圆寂终没能见上《楞严经》一眼,印度高僧般剌密谛不惧生死,剖臂藏经闯关来到中国。再由佛学造诣颇深的唐朝宰相房融,亲自润饰经文,使经文十分古奥优美,以此因缘我们后人才能看到这部经典。

《楞严经》是佛教的骨髓。以深心和恒心把经疏和“楞严咒”研习至能背诵,能研读至对每一个字都毫无疑义,以这种方法修习《楞严经》必能终身受用,甚至还可能由此自明心地。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受持功深可以出离生死,得到究竟解脱,从而获得三身四智,证菩提涅槃。受持功浅也可以消灾崇福、免除三灾八难和降魔等。

为何《楞严经》如此受重视?

《楞严经》从古到今被历代高僧大德奉为无上圭臬,备受各宗推崇,注解不胜枚举。

到清朝末年,有关《楞严经》的注疏已超过百家。此外“楞严咒”在宋代以前就被收入丛林的《禅门日诵》中,成为僧众每日必做的早课。

古往今来,研读《楞严经》并依之而有证悟者不计其数。同时,禅门名僧大德,每每以《楞严经》来印证禅者证悟的境界。

历代禅宗公案和偈颂中收入了大量吟颂《楞严经》原文及衍生机锋的诗偈。会通教禅的《宗镜录》对《楞严经》大量征引阐释,使楞严三昧与禅心交相辉映。

明朝藕益大师在《阅藏知津》中写道:“此经(《楞严经》)为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

明朝憨山大师说:“不知《法华》,则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知《楞严》,则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说:“现在正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访善知识?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

虚云老和尚说:我惭愧不过比你们痴长几岁,弄到一个虚名。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长处,以我为宗,就苦了。我比《楞严》所说的妖魔外道都不如,比祖师更不如。所以每每教你们参学的,要带眼识人,又要有双好耳,听法能辨邪正,然后将所见所闻的,放进一个好肚里,比较他的是非得失,修行就不会走错路,不上伪善知识的当。

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宣化上人也曾开示:“在此末法时代,最好护持正法的方法,就是把《楞严经》能背出,楞严咒更要能背出,能背诵能读念,滚瓜烂熟,尽量发挥经中妙旨,一一为人演说。各位为了护持佛法,一定要把《楞严经》读得熟之又熟,随时随地可背可讲,此才不愧为真佛弟子。”由此可见虔敬读诵和奉持《楞严经》的重要性。

《楞严经》指出: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图文:整理于网络

作者 曹王禅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