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一辈子,抛家舍业,清心寡欲,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振兴佛教,他们影响着这个时代,更影响着每一个念诵阿弥陀佛的人。他们以其高贵的品格,被载入佛教史,我愿做其追随者,深入经藏,弘法利生,感恩历代高僧大德,以佛教智慧,启以众生光明。瞻仰先贤道风,学习先贤品德,让我们一起缅怀他们,一起从他们的临终遗言中,学习佛法的智慧。

印光大师——“恳切至诚”

印光法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也是唯一一位持名念佛,证得三昧的法师,他被人称为大势至菩萨的化身,一部《印祖文钞》,指点无数人踏上学佛正道,更被同门直接奉为“小藏经”。师父圆寂前,将众弟子叫到床边,让所有人大声念佛号,念着念着师父静了下来,一个小时后,师父忽然又大声呵斥,让大家大声念诵佛号,说完念佛到凌晨5:00,在大声念佛声中,安详圆寂。启示:

学佛要圆满,才能到西方净土,印光法师却说,带业也可往生,只要你恳切念佛,必会得佛接引,法师一句开示,给了无数年长的师兄光明,每个人都有缺陷,但不妨碍我们好好活着,以一颗诚心,对待生活,对待挫折,每个人的生活,都能“花开见佛”。

弘一大师——“悲欣交集”

丰子恺说:人的一生可以有三层境界:第一层:衣食住行,物质生活;第二层:学术文艺,精神生活;第三层:宗教归属,灵魂生活。有人徘徊于第一层,更多人止步于第二层,还有些人转而进入第三层,有人越过第二层,直接进入第三层也有人逐级而上,层层通关,上升到第三层,比如弘一法师(李叔同)。在第二层,他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传播西洋绘画、音乐、戏剧到中国的先驱。在第三层,他成了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深入经藏,他编写众多佛教著作,现成为佛学院必读书目。他的书法更是登峰造极,特别是临终四字“悲欣交集”,更是近代书法艺术作品中的巅峰之作。启示:

《华严经》中讲修行要一门深入,从事理无碍,到事事无碍,再到无所障碍的大圆满,弘一法师应该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榜样,正如他的学生所说,他做什么就像什么,做什么就是什么,致心一处,说起来简单,却是这世间最难的,人生的风景很美,但很多时候我们会迷失在风景里,却忘记了终点,碌碌无为,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迷失的时候,何不仰望一下弘一法师,瞻仰他的那颗活在当下的“心”。

虚云老和尚——“戒”

虚云长老,近代修行者的楷模,于禅宗孱弱之时,一人担起五门法脉,以一己之力,让禅宗发扬光大。出家五十年,修建寺院八十余处。国家危难之际,前往康藏,会见法王,以雄辩换来三十年安宁,师父之一生,爱国、爱教、爱众生,护国,护教,护众生,可谓佛门真泰斗。师父常说:和尚是佛之罪人,为警醒四众弟子,师父圆寂千叮咛万嘱咐之言,唯有一字:“戒”。启示:

常常听说持戒持戒,到底该持什么戒?欲望之戒!当年为防止老和尚出家,其家人为他娶了两房极为漂亮的妻子,婚后两年,师父只管修行,从未行房事,最后,将两位妻子带上了修行之路。戒的最好境界,不正是成就自己,让别人通过自己看到佛法的魅力吗?当年师父在前往高旻寺参加佛七前,不慎落水性命垂危,师父未告知知事僧,挨了香板,差点死过去,师父于忍辱间,证得拈花一笑的境界,成为了一代高僧。持戒从来都不是压制欲望,持戒的最好状态应该是:自律达到自由的状态,那自由正是,灵山会上,佛祖拈花一笑。

圣严法师——“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法师临终前曾留下遗言: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务必以简约为庄严,切勿浪费铺张,灵堂只挂一幅书,挽额为“寂灭为乐”以作鼓励,恳辞花及挽联,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同结莲邦净缘。末后说偈: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启示:

师父的节俭,不仅是生后事,更体现在师父病重生命垂危之际,2008年除夕,师父首次公开患有肾病,自觉时日不多,已经准备好了离开,当时有肾源,师父却说:“用一肾等于浪费一个,非常不慈悲,不如给需要用的人”。除了师父对无常的态度,小编更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其他的,2006年,师父在担任“你可以不必自杀”代言人时,劝告有意自杀的人说:“多想两分钟,你可以不必自杀,还有许多的活路可走。”以此话语,勉励每一位处于苦难中的师兄,事缓则圆,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你多想几分钟,就有了新的路。

本焕长老——“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事就好”

本焕长老,虚云老和尚的嫡传弟子,当代当之无愧的高僧。当年为了保护显通寺的“华严金字经塔”,师父愣是将佛塔从五台山背到了上海,出家80年间,重建寺院20余座,搭桥铺路,修建寺院,更是数不胜数。临终前,师父说:“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事就好”。启示: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句话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该说什么的时候,就说什么;该想什么的时候,就想什么;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心无挂碍,心无旁骛,便是最好的老老实实。

文:网络

作者 曹王禅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