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学佛、修行的区别       曙红法师

在信仰佛教的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可能都在埋怨:我如此信佛,逢佛必拜,见庙烧香,恭敬供养出家人,为何命运还是如此这般,没有任何改变,甚至还不时遇到不顺?这其实不是佛法不灵,不是信仰不虔诚,而是没有好好的反思,问问自己是信佛还是学佛,信佛和学佛之间有何种关系。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言不虚,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是立足于圣人对凡夫所言,诸佛所修功德已究竟圆满,若有佛弟子,乃至非佛弟子能依诸佛之圣教而信受修持,必得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心具足不动摇,是成就佛道功德根源之原动力,以此信心原动力而成就佛道。世间法亦须具足信心,信念坚固方能成就丰功伟业,更何况佛道乃出世间实相中道甚深之境界,若无信心奠定基石,焉得精进迈向无上菩提而成佛呢?

人们常说:佛度有缘人。何为有缘人?有缘人即是有缘份的人,那是经过过去无数次的轮回所造的业决定的,善业也好,恶业也罢。最后你的因果了却了,那么只是有了这个缘而已,只有真正升起了对佛的信心,对佛法僧的信念,才具足了这个份,才是真正的有缘份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度。信佛是学佛的前提,信为道德之源,只有你信了佛教的理念,才会按照佛教所说去做,比如三皈依,参加法会,供养布施等等。你坚定不移的信了佛,这样就能生起学佛的愿心,发愿学佛,树立起佛陀教育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就会有改变,自然而然,信佛就会学佛,随着佛的说教从而去学佛。学佛是信佛的提升和落实。信佛了必然要学佛,只信佛不学佛,不是真正的信,所以信佛肯定会学佛。学佛,该怎样学?应该从佛法中学,从佛教的经典中学,向佛弟子学习。僧人是人们学佛的领头羊,所以我们应该向出家人学习,尊敬出家人,供养三宝。学佛,不仅要学佛的衣食住行,更要学佛的慈悲,修佛的智慧,证佛的境界。

学修并进,学以致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修行,何为修行?简单来讲,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人无完人,佛是圆满觉悟的人,是十全十美完美的人。我们学佛修佛就是要以佛为榜样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行为,把佛的优点智慧用在自己的身上,这样才会向佛靠近,完善自己。怎样修行呢?就要学会把佛典中学到的东西用到修行中,修行是在学佛的过程中具体的实践。修行不是口头上的言语,是要去做的,如果你没有落实到行动,你还是你,你只是停留在情感上的信佛,没有通过修行进一步的去学佛,去实践自己的信仰。现在佛教修行普遍有两种,一种是念佛往生,另一种是禅修法门。念佛往生,顾名思义就是一心专念佛的名号,到临终时被佛接引往生净土,就如《阿弥陀经》所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念佛也是修行,为什么要念佛,念佛的过程就是要去除杂念,一心无二。念佛要做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为何心不乱?不颠倒?因为你有真正的信念,一心信佛,心无旁骛,没有杂念,只有念佛了,自然心就不乱了,也不会颠倒了。这样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了。禅修法门,许多人都觉得带上了“禅”字似乎就变的玄之又玄了,其实参禅讲究的是一个悟字。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禅意,吃喝拉撒睡,为人处事中都有禅机,就要看你怎么悟了,每个人的悟性不同,所悟的东西也不一样。世俗点讲,你开了公司倒闭了。你就要悟了,为什么会倒闭,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其他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就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请问诸位,在今天的生活中,有了钞票是不是会有烦恼?没有钞票是不是更烦恼?究竟有了好还是没有的好?相信没有人会说没钱是好的。而禅所谓的有,是指有形的财产和无形的功德。无形的功德,往往要借助于有形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完成。从有钱财而变为有功德,已是一大进步。因身外乃至身内的财物,犹如过眼的云烟,不持久也不可靠,功德则是盗贼抢不走、水火坏不了的,乃至多生多劫可以带得走的。所以说不论是参禅还是念佛,都需要去行动。“信”没有进一步到“行”,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怀疑佛法,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觉得迷茫,失去了信心。缺少内省反思,缺少实际行动。因此,信仰变成迷信,甚至遭到他人的反对,内心痛苦不堪。佛教的八正道,第一个是正信,接着便是正行,意思是说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然后用正确的信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大家熟悉的念佛法门也是如此,念佛法门三要素:信、愿、行,由信发愿,由愿起行,最后还是落实到行上。

所以,信佛要学佛,学佛要修行。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的信仰,而不依持三宝,努力地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那么我们就很难体会到佛陀的教诲,得到真正的受益。

作者 xavier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