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会听到“神通”一词,这在修行人来说似乎并不会觉得奇怪,也知晓这并非修学佛法所追求的目标。可一般不了解的人听说“神通”,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或是全然否定其存在,并将之视为一种宗教的迷信宣扬;或是推崇备至,将之奉为修行的最终成就大加追捧。其实,无论否定批判,还是尊奉推崇,都应该以了解为前提,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佛教对于“神通”是如何认知的,佛弟子应该如何看待神通?

什么叫“神通”?

首先要从“神通”二字的含义说起——神为不测,通即无碍,因此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神通就是神妙不测而又无碍自在的力用。在佛教中,一般根据力用的不同,说有六种神通,分别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尽通。我们可以把这六种神通简单介绍一下:

1· 天眼通 

我们的肉眼看东西是需要种种条件的,例如要有光亮、不能遮挡、距离适当等等,例如我们看纸张上的文字,朝向我们这一面的字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反面的东西就看不到了;当我们在房子里面时可以看到屋内摆放着的东西,可是房子外面的就看不到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是这种道理。假如有了天眼通,视野则不受物质的障碍,就是几千几万里以外也可以一目了然,所有的空间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正所谓“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所以才称为“天眼通”。

2· 天耳通 

类比于眼之见色,耳之闻声也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响亮的声音我们听得到,可是小的就听不到了;在房屋里面的声音我们听得到,但隔壁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假如证得了天耳通,不但大声听到,小的声音也听得到;人的声音可以听得到,即便是小小的蚊虫蚂蚁讲话也同样听得清清楚楚,甚至千万里以外的声音都可以听到的,这是证得天耳通的效果。

3· 神足通 

神足通又称为如意通、神境通,证得这种功夫就会有很多的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举例来说,佛经中常常提到有十八种神变,譬如说在右胁可以出水,左胁可以出火;左边出水,右边出火;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等等。还有走在水上和在平地行走一样的,走在地上好像在水中一样的,可以钻进去;也可以在空中自在地行、住、坐、卧,甚至把自己的身体遍满整个虚空,也可以由大变成很小……这十八种变化,经典中称为十八种神变,都是神足通所具有的变化。

4· 他心通 

当我们与别人面对面交流时,需要藉由语言、神态、动作才能了解对方的意思,而且很多时候“知人知面不知心”,有的人嘴里面讲的是这样,心里面想的又是另外一套,这都是由于我们不晓得对方内心的意念是什么。若是具有了他心通,别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了如指掌。

5· 宿命通 

宿命通是指对于自己过去多生多劫,甚至未来的一切遭遇,都能够了解。乃至不但是对自己,连所有的众生前世一切的生活状态都看得清清楚楚的,这就是宿命通。

6· 漏尽通 

“漏”是个比喻,好像一个杯子可以盛茶水,如果有了洞,水就盛不住而渐渐漏掉了。我们凡夫也是如此,之所以会漏落到三界里面不得解脱,所作的功德也会渐渐漏失,就是因为一切的烦恼业障,这和杯子有漏洞是一样的道理,因此这里“漏”就是指烦恼。假如能够断除一切的烦恼,就可以证到漏尽通,生命就可以得到自由自在的大解脱。

以上便是佛教中“六通”的含义。而这六种神通还有一重区别,那就是前面的五通,不只是修学佛法的人,就是一般的神鬼、外道,只要有禅定功夫都可以得到;而漏尽通因为需要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唯有阿罗汉、菩萨乃至佛陀这三乘圣人才可以证得。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便是外道五通也是有严格标准的,首先禅定就是很不容易成就的,而具体到成就的神通,不测才称为“神”,无碍才称为“通”,不是什么雕虫小技都称得上“神通”,更不是像许多邪教所宣扬的那样仿佛随便什么人就会具有的。

神通能敌业力?

能了生死?

佛弟子应培植正信、树立正见。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神通?

前面简单介绍了神通的含义和佛教对神通的分类,佛教既然对神通有着如此深入的研究,更有很多修行者具备了神通,是否神通就是佛教所倡导和追求的呢?佛弟子对于神通又应当持什么态度呢?

1· 神通并非万能,仍有局限

佛教虽然承认神通的存在,但并不认为神通就是无所不能的。就以他心通来说,对于一般众生的心理状态,具备他心通者是可以知道的,因为众生妄念纷飞,片刻不停。但是如果运用禅定的功夫把心理活动停止了,他心通还能用吗?

六祖慧能大师座下有位弟子,名叫慧忠,被皇帝尊为国师,世称南阳忠国师。唐代宗时从印度来了一位“大耳三藏”,据说就有他心通,于是代宗便请慧忠国师前来试验。两位大师见面后,慧忠国师问大耳三藏:“三藏大师,听说你有他心通,那请你看看,我现在心里在想些什么呀?”大耳三藏回答道:“禅师乃是一国之师,怎么跑到四川去看龙舟竞渡呢?”国师再次试验,大耳三藏又答道:“国师又跑到天津桥上去看人家耍猴啦?”慧忠国师第三次问:“老僧即今在什么处?”说完便入定,心念停止了活动,大耳三藏找来找去,竟不知慧忠国师的心在什么地方了。于是慧忠国师高声喝斥大耳三藏:“你这个三藏法师,现在他心通到哪儿去了呢?”这则公案出自《五灯会元》第二卷,可见一个人在心里无念的状态之下,他心通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实上,不仅是他心通,其他的天眼、天耳、神足、宿命种种神通皆是如此,并不是有了神通便可以随心所欲而无所不能了。

2· 神通不敌业力,未了生死

神通(这里偏指六通中除漏尽通外的五种神通)之所以会有种种局限,就在于其本身也是自然现象的一种,尽管由于我们平日接触比较少,看起来有些神秘。这就好像两个视力不同的人,视力好的人能够看得到的东西,近视之人不戴眼镜便没法看清楚,具神通者与一般人的区别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正因如此,神通既不能违背因果,也不能改变既成事实,只能够预先得到消息或从远距离得到消息,而做暂时的回避和阻挡,可最终还是无法逃脱业力因果。

佛陀曾以“四仙避死”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有兄弟四人成就仙果,具五神通,以神通知业报成熟、死期将近,老大凌空升腾,老二潜入大海,老三钻入须弥山岩石当中,老四钻入地下,结果都没能逃脱死亡业报的追逐。所以佛陀告诉弟子,人有四事无法避免:一者在中阴中,不得不受生;二者已生,不得不受老;三者已老,不得不受病;四者已病,不得不受死。生、老、病、死是我们所拥有的这个色身必经的路程,若未通过修行断除烦恼习气、证得菩提果位,即便是具足五通,仍旧不能解脱三界之内的生死系缚和六道轮转。

自己的生死不能用神通解脱,那他人的业力自然更是无法用神通去化解的。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琉璃大王欲灭释种,以佛陀的功德智慧仍旧无法阻拦,目犍连尊者希望救度释迦族也终究无济于事,神通不敌业力便可想而知了。业力不可思议,假使自己不断恶修善,而仅仅妄想他人的神通救济,乃至迷信鬼神以求满足私欲,只有增加更多的困扰,损失更多的财产,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 神通非所追求,不许滥用

很多人会想,即便天眼、天耳这些神通仍有局限,但确实超过常人的眼见耳闻很多,且很多人在修行过程中也会得到神通,为何仍不为佛教所提倡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知道,佛陀出现世间,其目的在于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众生根性有利钝浅深之别,于是佛法便有了权实顿渐种种施设的不同:对于想求世间安乐的众生便先为他开示人天乘的因果轮回之理,令其离苦得乐;对于希望尽快断烦恼、了生死的众生便先为他开示声闻、缘觉二乘的四谛、十二因缘之理,令其转凡成圣;对于能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众生则为他开示大乘的甚深微妙之理,令其回小向大、由权入实。

总之,佛教的宗旨在于令众生知因果、明罪福、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度众生,层层深入,以至究竟觉悟自在。至于在此修行过程中所获得的神通,那是断除烦恼习气后自然就有的,并非刻意以此为追求才证得。倘若具有神通的人没有断惑证真,仍旧会起惑造业感苦,到头来还是在三界六道之中轮转不息;且沉迷于神通现象越深,就离正常生活和正道修行越远,这就更是与佛教的宗旨南辕北辙了。

至于利用神通化导众生,虽能感化于一时,却不能长久,因此佛不许弟子滥用神通。从印度到中国的历代祖师,使用神通来传播佛教也很少,且使用神通之后,多数也会离开当地,或者舍报往生他界。如果常显神通而不收敛,乃至以此迷惑他人、获取暴利,不仅无补于混乱的社会,无助于彷徨的人心,其本人也必然遭致杀身之祸、枉死之灾,这都是由于违背因果、抗拒自然的结果。

作为佛弟子的我们,在了解到神通的含义后,既不必将之斥为迷信,也不应对其盲目崇拜,而应致力于培植正信、树立正见,在福德和智慧的修学上精进用功。

文|整理于网络

作者 曹王禅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