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十个关键养生点,对照做,一生无虞!

“生之本,本于阴阳。”就像手机要充电放电,人体也需要阴阳动态平衡。春天属木对应肝经,这时候熬夜刷手机最伤肝阴。凌晨1-3点肝经当令时还在加班的人,特别容易长斑爆痘。

二、四时养生像换季换衣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天要像柳条舒展,适合晨练八段锦;夏天要像太阳热烈,适当出汗排毒;秋天要学菊花收敛,多吃银耳润燥;冬天要效仿熊冬眠,早睡晚起藏精气。

三、吃饭要吃七分饱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代人总说”吃播下饭”,结果把脾胃吃成了”泔水桶”。暴饮暴食就像往田里倒化肥,短期增产长期板结。记住:宁可锅中留,不让肚里胀。

四、情绪管理是隐形养生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长期焦虑会影响消化功能(脾土受损),过度兴奋可能诱发心脏病(心火过旺)。试试五行音乐疗法:肝郁听角调(木),心烦听徵调(火)。

五、睡觉要睡”子午觉”

“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23-1点)阴气最盛,午时(11-13点)阳气最旺,这两个时辰小睡堪比”充电五分钟,待机两小时”。子时入睡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午睡20分钟就能提升下午效率。

六、运动要像打太极

“和于术数”,既不像健身房撸铁那样”过刚易折”,也不要学宅家躺平”久坐伤肉”。八段锦里的”左右开弓似射雕”能宣肺气(金),五禽戏的”熊晃”健脾胃(土)。记住:微微出汗是养生,大汗淋漓是耗气。

七、防病要像治未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春天喝菊花防上火(木生火),长夏吃薏米祛湿气(土克水),这种”季节养生法”比生病吃药聪明多了。

八、穴位按摩是随身医生

“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失眠按神门穴(心经原穴),胃痛揉足三里(土经合穴),头痛掐合谷穴(大肠经原穴),比吃止痛药更治本。


九、宅家养生要节制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肾属水主藏精,就像手机电池。年轻人熬夜纵欲,等于边充电边玩游戏。古人讲究”春三秋二,夏单冬藏”,现代人至少要做到事后不吹冷风、不喝冷饮。

十、养生先要养心神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试试”目浴”养神法:每天闭眼面向太阳5分钟,想象阳光洗刷焦虑。或者学庄子”坐忘”,每天发呆10分钟清空大脑缓存。



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而最好的养生,就藏在每天的生活细节里。

文 :整理于网络

作者 曹王禅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