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怀海禅师是福建人,为马祖席下最著名的入室弟子,后住江西百丈山,世称为百丈禅师。四方禅僧,纷至沓来,席下人才济济,如黄檗希运、沩山灵祐等后来都成为了一代宗师。

幼立佛志


师儿时随母入寺拜佛,指佛像问母:“此是何物?”

母曰:“是佛。”
师曰:“形容似人无异,我后亦当作焉。”
据《五灯会元》卷三所载,孩童时候的百丈怀海禅师,跟随母亲一起到寺院拜佛,看到佛像形容酷似人,就发愿他以后也要做佛。


语破群迷

问:“如何是大乘入道顿悟法要?”

师云:“你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莫忆,莫缘莫念,放舍身心,全令自在。心如木石,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


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阂,不被诸法所惑,自然具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法,心无诤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阂,名为道人。


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法,亦不舍一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解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


《百丈怀海禅师问答录》中,所记载的这一段开示,可谓精彩至极,一举指出了顿悟修行法的关要。放下万缘,不被善恶、是非、好恶、美丑、有无、脏净乃至世出世间任何知解束缚,心才能得大自在。当心地空明的时候,智慧才能自然涌现,就好像太阳出来,天空的乌云会自然散去一样。

老亦作务

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


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


《五灯会元》卷三中,还讲述了老年时期的百丈怀海禅师依然秉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门风范,领众出坡劳作,僧众疼惜他并将他的劳动工具藏起来。但是,他只要找不到干活的家伙什儿,就不吃饭。


百丈怀海禅师在唐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归寂入大涅槃,谥号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身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百丈怀海禅师虽离开我们1200多年了,但是他生前所创立的农禅并重的丛林生活制度《百丈清规》,对中国禅宗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巍巍道风永存于世……

丛 林 二 十 则

百丈怀海禅师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作者 曹王禅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