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 悟 人 生 奉 献 人 生
现代佛教的理想模式是什么?中国佛教的出路何在?对于这个问题,太虚大师早就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是根据佛教契理契机原则所作出的历史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间佛教思想经过赵朴老等人的大力弘扬,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界的共识。在实践人间佛教方面,各地佛教团体根据各自的特色,都纷纷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这些探索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人间佛教的内涵,但是在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方面,却仍然显得力度不够。
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间佛教理论至少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人间佛教的教理教法方面的研究,也就是根据契理契机的原则,整理出一套既符合佛教真理,又能够与现实社会相适应、并为广大信众所喜闻乐见的修行理论和方法;二是关于僧团建设和僧团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就是根据契理契机的原则,整理出一套既符合佛制戒律,又能够与现代社会的民主管理理念相适应的健康高效的僧团建设和管理理论;三是关于佛教对待社会问题的救世良方方面的研究,也就是用佛法的眼光,透视社会大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环境保护、青少年道德教育、战争、心理健康等等,并根据契理契机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对治方法,从而引导人类社会沿着和平健康的方面向前发展。在这里,我想结合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理念,从人间佛教的教理教法方面,谈谈我对人间佛教理论的一点思考。
一、人间佛教的历史意义
回顾一下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我们不难发现,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契理契机的过程。“机”是指众生的根性和所处文化环境的千差万别,包括国情民意、风土人情、语言习惯、传统文化、时代思潮等等。佛教只有成功地适应当地的国情民意和时势人心,才能够被当地的民众所广泛接受,并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和世道人心,真正起到正面的推动和教化作用。
佛教从西汉末年传至中国,经过汉、魏、两晋、南北朝这样一个漫长时期的适应过程,渐渐地进入到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高度和谐的互动状态,迎来了隋唐时期宗派林立的繁荣局面。此后,中国佛教像中国的封建王朝一样,进入了一个超稳定的守成时期。在超稳定的守成状态中,佛教界因为缺乏整体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机制,不能及时地顺应世道人心的变化,在宣传教法方面,因过分强调末法理论和净土往生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排斥现实社会和排斥除净土以外其宗派(主要是禅宗)的偏颇做法,人为地加剧了佛教与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群之间的距离,加上僧团的整体素质在不断地下滑,佛教的肌体内滋生出种种腐朽的现象,这一切使得佛教的社会地位江河日下。到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清王朝的没落,佛教的衰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整个佛教界被笼罩在一片浓厚的暮色苍茫之中。
天台、贤首、唯识等诸大宗派,在唐会昌法难中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唯有禅宗一枝独秀,在南北迅速地传播开来,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意识。但是到了明清,禅宗的气势大不如从前,在教界大倡三教同源、诸宗合流、净土同归的时候,“末法思想”也在开始蔓延起来。在这种气氛下,与末法思想有天然关系的净土往生法门,便渐渐地取代了禅宗的霸主地位,而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主流。
净土法门本身并没有问题,并不排斥世间法,也不排斥经教和其它大乘法门。如《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等净土经典,都一再强调修行人在现实生活中要尽职尽责,“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要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广行诸善,积功累德,以便积累往生的资粮。但是一些宣传净土法门的人,因片面强调死后往生,片面强调出世和他力接引,片面强调一句弥陀,让净土法门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排斥现实、排斥经教、远离社会、厌弃人生、轻视自力的歧路。于是,重来世、轻现世,重死人、轻活人,重鬼神、轻人生,重自了、轻利他,重他力、轻自力,重逃世、轻救世,重隐逸、轻参与,重经忏、轻觉悟,便成了明清以来中国佛教的主要弊病。
在这种偏颇教法的误导下,“素质高者唯求个人了生死,期生西方净土,避俗唯恐不远,入山唯恐不深,视人间为苦海火宅,急欲出离,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漠不关心;低者则唯知将佛菩萨当作神祇崇祀,以求满足子嗣福寿等世俗愿望,及延请僧道做法事道场,消灾免难,超度亡人。这种状况,使佛教被世人目为消极避世,认为迷信低俗,与奋发图强、力争救国救民、振兴中华、民主科学的社会主流思潮,显得极不合拍,难免被亟待改变贫穷、落后、挨打命运的广大民众所疏远、抛弃。”(陈兵《人间佛教·导论》)
太虚大师正是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率先站出来,大力揭露和批判明清以来中国佛教所存在的上述诸多积弊,提出了人间佛教的口号,以期整顿和复兴中国佛教。人间佛教并不是一个新型的宗教,它只不过是想试图恢复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以人生为本位,在人间修行,在人间证解脱,实现人间净土”的人间品质而已,目的是要帮助信众(尤其是在家信众)正确地处理好佛法与世法、出世和人世、做人与成佛、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个人解脱与社会责任,乃至佛教与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以使佛教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社会,融人生活,融入大众,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佛教净化人心、提升道德、祥和社会、庄严国土的教化功能。
人间性是佛教本有的品质,并不是后人强加上去的。佛教的创立者是在人间成佛的,佛教的经典绝大部分是为人而说的,佛教的戒律亦是为人而立的,佛教的传承和信奉者都是人类社会中的成员。更为主要的,人类具有勇猛强记、能造业行、具有自制力等优点,能生一切善果,因而特别适合于修行。《华严经》中讲,“人是福田……一切圣贤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证”。《无量寿经》中亦讲,在人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可见在人间修行,有它非常殊胜的地方。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为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光明的道路,中国佛教要振兴、要发展,要真正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必须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以人间为本,以人生为本,关注现实人生的苦难和实况,充分发挥佛教即世而出世、人世而济世、即人而成佛的教化功能,用佛法的智慧,参与解决人生和社会的种种问题,为建设美好的人间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人间佛教的教理基础
提倡人间佛教,恢复佛教的人间品质,并不是要让佛教一味地随顺世间而丢掉佛教了生脱死的出世本怀。佛教在弘扬的过程中固然要强调契机,要紧扣世道人心,但是契机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改造人生,净化社会。因此,在契机的同时,还要坚持契理,即坚持佛教的真理和世出的本怀。
从契理的角度来讲,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就是以菩提心为核心,以人乘正法为基础,以大乘菩萨行为正行,以自觉觉他、自度度他、庄严国土为究竟。这一理论基础,涵盖了世出世法、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体现了大乘佛教圆融不二的般若智慧。
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无尽悲愿之心。它包括悲和智两个方面。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无条件地、平等地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智就是觉悟宇宙人生的实相,如:觉悟缘起性空、五阴无我,而生出离想、解脱想;觉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互即互入、缘起无尽,而生大悲想、救度想;觉悟万法唯心、依正不二,而生心净则佛土净想,等等。
最近十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弘扬和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修行理念。觉悟人生和奉献人生就是悲智双运,觉悟人生就是智,奉献人生就是悲,这两句话揭示了大乘佛教的核心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能按照这两句话去做,就是发菩提心,就是行菩萨道。只有觉悟了人生,才能够做到不为人生的种种现象所迷,才能够从无我的智慧中得大自在,并从中涌生出无尽的大悲心和无畏的勇猛心,为社会人群做出种种利益之事,这就是奉献人生。
人乘正法,是佛陀在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典籍中,如《阿含》部中的《善生经》《玉耶女经》以及《优婆塞戒经》《观无量寿经》等,为广大在家信众一再宣讲的关于持守三归五戒、如何过好物质生活、伦理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世俗生活方面的教法。人乘教法“以帮助在家信众树立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为宗要;教人珍视极为难得的人身,如实认识自身依天地、父母、国家、社会、众生而生存的实际,知晓精勤劳动工作,尽心尽责,报答父母、国家、众生,是做人最起码的天职;学会用以互爱、互敬、自他俱利的原则,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遵法守纪,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有价值、有德行、俯仰无愧的合格公民”。(陈兵《人间佛教·导论》)
人乘正法是佛法的基础,也是佛教与现实人生发生互动关系的纽带。作为在家信众而言,佛教的修行当从人乘正法开始,其修行的结果和受用最终也要通过人乘正法体现出来。离开了人乘正法,修行的好处又体现在哪里呢?
进而言之,当人乘正法与菩提心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世间善法的范围,而具有了出世间解脱的色彩,属于菩萨行的范畴,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最后都要落实在人乘正法上面来。在菩提心的统摄之下,人乘正法不仅是世间善法,同时也是出世间法,通过菩提心,世法和出世法、个体与社会、自了与利他、做人与成佛,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至于以四摄、六度为主要内容的大乘菩萨行,其“即世而出世,人世而济世、即人而趣佛”“在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证解脱”的特征,就更不必待言了。
三、人间佛教的精神实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一下人间佛教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生活禅的修行原则: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这四句把前面提到的人乘正法、菩萨行和菩提心都囊括进来了。
另外,生活禅还有一个修行原则,是对上述四句话的进一步补充和发挥,也可以说是对人间佛教之精神实质的进一步展开: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这六句话把现实生活和人间的责任同个体的修行和解脱统一在一起,应该说是抓住了大乘佛教的根本,这也是人间佛教的根本。
四、人间佛教的修学原则
人间佛教,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人间佛教的精神实质,只有变成具体的修行理论,并通过广大信众的具体行为体现出来,它才能够真正地作用于社会,同时也才能够真正为社会大众所认同和接受。
人间佛教的修行理论,如同人间佛教的精神实质一样,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不限于某一宗、某一派。只要是抓住了三宝、因果、般若和解脱这四个要素,一切修行法门都可以整合在人间佛教的修行体系中;也只有抓住了这四个要素,在人生的滚滚洪流中,我们才能立住脚,不至于迷失方向,才能保持佛法的纯正性。
三宝、因果、般若、解脱这四大要素是构成整个佛教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四大支柱,是其它世间法和宗教所不具有的“珍宝”。三宝是佛教信仰体系的核心,因果是佛教理论体系的基础,般若是佛教实践体系的眼睛或者说灵魂,解脱是佛教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者说落脚点。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离开了三宝,佛教的信仰也就失去了支柱;没有了因果,佛教理论也就无从建立;没有了般若,佛教就会丧失其透彻的认识能力和强大的应机教化功能;没有了解脱,佛教就成了一种无用的文字游戏。总之,离开了这四端,佛教也就不成其为佛教了。
因此,要落实人间佛教,必须首先具足正信,也就是对三宝、因果、般若和解脱这四大要素,要有决定无疑的信心,要相信三宝的德能,要相信有因果和解脱这回事,要相信般若具有导引众生走向解脱的微妙功德。关于这四大要素,我用四句话来概括:
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这四句话,揭示了人间佛教作为信仰体系的全部内涵,它是我们修学人间佛教的前提和基础。
建立了正信之后,紧接着就是要把人间佛教的理念付诸实践,也就是要建立正行。正行就是前面所讲的要在菩提心的统摄之下,如实地去践履五戒十善等人乘正法和四摄六度等菩萨行。对此,我也用五句话来概括:
以三学为修学的总纲,以四摄为利他的方便,以六度为修学的正行,以老实做人为修学的起点,以轻安明净为修学的证验。
这五句话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修行的总纲,是对人间佛教理论的具体展开。上面所讲的正信也好,正行也好,还只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
具体到个人,还须掌握一些方便法门,四念处也好,息道观也好,参禅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乃至在日常生活中随缘作自性观也好,只要是能方便自己提起正念和觉照,都可以吸收。
在具体的用功方法上,应当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看待佛陀所开示的三乘教法,不要人为地制造门户对立。
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都没有离开戒定慧三学,都得从现前一念开始,都得从净化身口意三业开始,所谓“归依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瞋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这四句话可以作为我们日常用功的要点。在《坛经》中,六祖曾把“佛法僧”解释为“觉,正,净”,觉而不迷——就是要时时刻刻在在处处提起正念;正而不邪——就是要坚持五戒十善八正道,远离不正见;净而不染——就是要远离贪瞋痴,做到无念无相无住。
五、人间佛教的最高目标
像传统佛教一样,人间佛教继续保持着理性的批判精神,对人间的苦难、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都一一地给予无情的披露。但是,人间佛教披露人间苦难的目的,不是为了逃避现实、逃避责任,也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出离心,其根本的出发点是要应病与药,开出救世的良方,以达到教化人心、改造现实、建设人间净土之目的。这是人间佛教区别于明清佛教的一个根本点。
传统佛教的净土观念,多以他方佛土为对象,其直接目的就是关注个体的死后往生,虽然也强调要发庄严国土的宏誓大愿,但是,这种誓愿更多地系于来世的“乘愿再来”上面。而人间佛教的净土观念,则更直接地关注于对地球人间的改造和美化。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人间佛教应该具有更鲜明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以往的封建时代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现代人更关注现实人生的享受和美好人间的建设;(2)现代人更强调自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3)现代人更崇尚科学、民主、理性。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是一个铁的事实,我们无法回避。
进一步说来,人的欲望本身是双面刃,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它们是否受理性的支配,是否能自觉地顺应因果规律,朝着平等、和谐的健康方向发展。如果不受理性的支配,任它们盲目地发展,人类不仅不能实现建设美好人间的愿望,反而会自取消亡。
面对这样的时世人心,佛教要生存,要发展,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化功能,必须冷静地正视现时代的社会潮流和人心趣向,揪住现代人关注美好人生的愿望,用慈悲和智慧,把他们的非理性的欲望冲动,慢慢地引向理性的向善向上的健康轨道上来,从而建立起真正的人间净土。否则,如果还像过去一样,一味地加以排斥,一味地否定,一味地逃避,而不去主要地引导和转化,佛教必定会遭到现代人的唾弃。所以,引导那些放纵多欲、贪恋人间的众生,直接当下参与人间净土的建设,是人间佛教的崇高使命和最高目标。这也是佛教摄化现代人、融入现代社会的唯一途径。
建设人间净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建设人间净土,与其把它看作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还不如说它应当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如果把建设人间净土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来看待,我们就会发现,人间净土并不是渺不可及的,它就在当下,就在眼前。它是完全可以触摸、可以感受得到的。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它一天一天地在增长。
为什么这样说呢?所谓的人间,不过是由三个对待关系构成的:一是个体自身的身心关系,即五蕴世间;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世间;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器世间。其他的诸如宗教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经济关系等等,都统摄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这样一来,建设人间净土不过是要净化或者说优化个体的身心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已。所以说,建设人间净土是很具体的工作,每个人都可以、都有能力参与,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
我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口号,叫做“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优化自身素质,就是要净化我们的五阴世间;和谐自他关系,就是要优化我们的人世间,美化我们的器世间。优化自身素质,包括“净化自己的心灵,美化自己的人格,优化自己的智慧,强化自己的力量”几个方面;和谐自他关系,包括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人、家庭、民族、国家、宗教、团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要这几对关系理顺了,和谐了,体现了“平等、自在、和谐”的原则,人间净土也就实现了。
至于如何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那就按照前面所讲的修学方法去一点一滴地落实。优化自身素质,就是要觉悟人生;和谐自他关系,就是奉献人生。通过觉悟来优化自身素质,这就是上求佛道,就是现法乐住,常乐我净,属于菩提心中智的层面。通过奉献来和谐自他关系,这就是下化众生,就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属于菩提心中悲的层面。
以上所讲,是我多年来的一点心得体会。当然,完善的人间佛教理论,尤其是修证理论,还需要佛教界更多的人来共同参与实践和总结。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需要从现代人的根机出发,加强对传统修行理论的发掘、整理和消化,为现代人修学佛法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如何处理好修行与世俗欲望之间的关系,修行与治生产业之间的关系,佛法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僧团建设与人本、民主、理性的社会潮流之间的关系,并就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本篇完)
本文收录于《人间佛教思想文库:净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