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   仪

身、口、意

佛教的礼仪有很多种,可以分九等。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对人表示礼貌,可以有九种方法。


第一种是发言慰问。中国人见面问一句:“吃了没有?”再就是:“你近来忙什么?”“你好吗?”佛经里发言慰问是:“少病少恼否?”现在的人问“你身体好吗”也有这个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


第二种叫俯首示敬;第三种举手高揖;第四种合掌平拱;第五种合掌屈膝,就是膝盖弯一弯,相当于现在的问讯。本来这个动作是和发言慰问同时的,现在和发言慰问分开了。一方面在说话,一方面有动作,就是口业与身业、意业相结合。


在古代,禅宗把这种仪式叫做“打不审”。“不审”后面还有好多话;第六种就是长跪,要跪下去;第七种是手膝至地,两手两膝都弯下去;第八种是五轮俱曲,头、两手、两膝都弯下来;第九种是五体投地,五体与五轮是一样的,只不过五轮俱曲头还没有着地,到了头着地就叫五体投地。


敬礼有这九个层次。敬礼应包括三业,身体有动作,口里要称佛号、说恭敬问候的话语,在意业方面要诚敬观想。以身、口、意三业共同表达恭敬。


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礼拜呢?不是的。戒律规定有几种情况是不能给法师顶礼的。在厕所或者在澡堂里碰见了不能顶礼;法师在剃头时不要顶礼;法师正在给人说法不要顶礼,因为他不可能再分心跟你寒暄;法师在嚼杨枝、吃水果的时候不要礼拜;法师在走路的时候也不要顶礼。一定要等这些事情都完成了,你再顶礼。

《大比丘三千威仪》中讲到有五种情形不能礼拜:一、读经、持经时,不得向上座作礼;二、上座在下处,自己在高处时,不得作礼;三、上座在前,自己在后,不得作礼;四、不能从自己的座位上向上座作礼;五、着帽之时不得对佛作礼,礼拜时要摘下帽子。我们有些人不注意,冬天戴着帽子,在大殿里面礼佛时,别人都摘了他不摘。那是一种我慢,不恭敬。

根据佛经的记载,礼拜有五种功德:


第一,礼拜时见佛的相好,生欢喜心,生渴仰心,生恭敬心,感得来生相貌端正。


第二,拜佛时,同时也要称佛的名号,感得来生甚至在当生当世得到好的声音。


第三,拜佛时要烧香,要供花,要燃灯,作种种布施,感得来生多财宝。


第四,礼拜时心无杂染,至心礼拜,感得来生投生到长者家。佛经上把有道德、有知识、有财富的人叫长者。来生得生这样的长者家,就会有更好的因缘回报社会大众,报众生恩,报三宝恩,报国家恩。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你想发挥自己的慈悲心,往往会受到很大限制。


第五,生善处、生天上。由恭敬礼拜三宝所获得的功德,来生就生善处、生天上。善处也包括净土宗人往生的西方极乐世界。能生到天上也非常好,许多经典鼓励在家教徒生天,尽管不究竟,但是很实际。因为在家人的修行总是很有局限,能够得生天上,也非常了不起。


来源:网络

作者 曹王禅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