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莲池大师的学修世界

以及他的所见、所思与所悟

摘选几则与生活、

学修密切相关的随笔

看看大师如何看待

人生观、价值观、情感世界

以及学修中的误解

这些观点绝对一针见血

读来一生受用

知道不能造

五台居士谓予曰:“吾知有此道而不克尽力,终其身不乐。今士人不知有此道者,得一第,快心五欲为乐。吾既知之,不敢纵欲,而复以王事家事驱驰荏苒,今老矣!失人世之乐,又未得出世之乐,故郁然终身。”

此居士实语也。而自昧者多、自觉者少,谁道及此者?居士诚贤哉!

翻译:

五台居士(陆光祖)曾对我说:“我明知有无上佛法,却不能尽力修学,以致终身闷闷不乐。如今读书人不知有此妙道,只求考取功名,一旦考取,则恣意于五欲的享乐之中。我既然认识此解脱之道,自然不敢纵欲享乐,却又因国事、家事奔波劳碌,以致时间快速流逝,转眼间都老了!既失人世间的快乐,又未能得出世间的法乐,所以这一生郁郁寡欢。”这位居士说的是实在话啊!然而世上愚昧的人多,觉悟的人少,谁能说得出这样的实话呢?五台居士确实是位有德行的贤者啊!

好 乐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其次好色,其次好饮。稍清,则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咏。又进之,则好读书,开卷有益,诸好之中,读书为胜矣!然此犹世间法。又进之,则好读内典。又进之,则好净其心。好至于净其心,而世出世间之好最胜矣!渐入佳境如食蔗喻。

翻译:

人生在世,各有自己的爱好,而且各伴随着自己的爱好一直生活到老死。但由于各人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不同,所以从各人所爱好的事类中,也可分出其清浊不同的品格。最污浊的是好财,其次是好色,再其次是好饮。稍清高的,则有的爱好收集古董玩器,有的爱好琴棋书画,有的爱好山水风景,有的爱好吟咏诗歌辞赋;再上一等的,则爱好文学,喜欢读益于身心修养的书。

以上种种爱好之中,要算读书为最胜了。但读书虽好,也只不过是世间法,假如能读佛经,研究内典,那就比读世俗的书又上一等了。研读佛经,原是为了修行,如果有人喜欢清修,时时保持内心宁静、清净,自然比单读佛经又更上一等了,算得上世间种种爱好中最为殊胜的一种。

综上所述,人的不同爱好,自至浊而稍清而至于净,使精神生活逐渐升华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好比吃甘蔗一样,一节比一节甘甜。

憎 爱

语云“爱其人及其屋上之乌。”言爱之极其至也。忽缘变而情迁,转爱为憎,憎而又憎,向之爱安在哉?转憎为爱,亦复如是。是故爱不必喜,憎不必怒,梦事空花,本非实故。

翻译:

古语有说:“爱他这个人,也连带喜爱栖息在他屋上的乌鸦。”这是形容对一个人的爱达到了极致的情形。但忽然因为某种因缘的变故,使从前那种感情也随着改变,于是转爱为憎。当憎恨到了极点,试问从前的那种爱还存在吗?转憎为爱的过程,也是这样的。因此,被人爱没有必要欢喜,被人厌恶也不必愤怒。一切皆如梦事空花,本来就不是真实的。

念 佛

世人稍利根,便轻视念佛,谓是愚夫愚妇勾当。彼徒见愚夫愚妇口诵愚名,心游千里,而不知此等是名读佛,非念佛也。念从心,心思忆而不忘,故名曰念。试以儒喻:儒者念念思忆孔子,其去孔子不亦庶几乎。今念念思忆五欲,不以为非,而反以念佛为非。噫!此似一生空过,何如作愚夫愚妇耶?而惜乎智可能也,愚不可能也。

翻译:

世间人稍有点小聪明,便轻视念佛,认为念佛是愚夫愚妇的事。他们每见有些愚夫愚妇口念佛名,心思却想到千里以外,殊不知这等人只能算是读佛,不能称为念佛。真正的念佛,是念从心起,心里不断地想佛忆佛,念念不忘,这才叫做念。

试以学儒的人作比喻:学儒的人念念思忆孔子,常以孔子的言行为楷模,年深月久,他的言行自然便与孔子相差无几了。今有自以为聪明的人,念念思忆世间的五欲,不以为非,反而批评人家念佛的不是。

唉!似此一生空过,还不如去学作愚夫愚妇呢。可惜也只有真聪明人才肯学愚夫愚妇念佛,要指望那些自诩聪明的愚人去学愚夫愚妇念佛,简直就不可能。

心 得

以耳听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读而得者之广也。以目看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极其广也。以心为君、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用目当心,斯下矣;用耳当目,又下之下矣!

翻译:

凭耳朵听闻所得到的知识,不如用眼睛看读所得的知识广。用眼睛看读所得到的知识,又不如随时用心领会而能悟明事理所得的知识广。因此,修学佛法必须以心悟为主,目读为副,耳听为辅助。如果用目读取代心悟,已属浅陋了;若再用耳听来取代眼看,那就更加浅陋了!

自他二利

自他二利古云:“未能自利,先能利人者,菩萨发心。”斯言甘露也,不善用之,则翻成毒药。试反己而思之:我是菩萨否?况云发心!非实已能也。独不闻“自觉已圆,复行觉他者,如来应世”乎?或谓:“必待已圆,而后利他,则利他终无时矣!”然自疾不能救,而能救他人,无有是处。是故当发菩萨广大之心,而复确守如来真切之训。不然,以盲引盲,欲自附于菩萨,而人己双失,谓之何哉?

翻译:

古人说:“未能自利,先能利人,是菩萨发心。”这句话本如甘露,但如果不能善加理解,则甘露反成毒药。试加反省:我是菩萨吗?何况菩萨真正发心,是时时刻刻都以利人为先,这实际上不是自己目前所能做到的。

难道不曾听闻“自觉已圆,再行利他,如来应世”这句经文吗?或许有人说:“假如必定要等自觉已圆,然后才利他,那么要实行利他恐怕永无机会了。”但要知道:这就好像自己有病,尚且不能自救,却认为自己能救治他人之病,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学佛一定要发菩萨广大慈悲之心,又须确守如来真实的教诲——先必自觉,而后觉他。不然,以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则是罪过了。竟然还自比为菩萨,致使自他俱失,这怎么说得过去呢?

醉生梦死

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大约贫贱、富贵二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而心未已也。赍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经百千劫,曾无了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当如是矣!

翻译:

“醉生梦死”常常被人挂在嘴边,但这其中的真实道理,却少有人知。世上的人不外乎就是贫贱和富贵两种。贫贱的人当然不得不为营求衣食早晚忙碌,而富贵的人因为追求享受五欲的快乐,早晚也是忙个不停。

虽然苦乐的受用不同,他们的忙却是一样的,都一直忙到死为止。可是人们的心识并不会随身体死亡而消失,仍然还要随业去投胎出生。出生之后又开始忙,又要一直忙到死。

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稀里糊涂,如醉如梦,经百千劫,哪里有了脱的一天?大丈夫应当要有智慧,看破这世间的假,纵然世人都醉生梦死,自己也要保持清醒!

作者 曹王禅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