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大善知识结下法缘,乃是殊胜因缘。

在人生旅程中,或有迷失、或有踌躇之际,大善知识正如一盏明灯,指引修行成道之途。

《沩山警策》亦云:“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因此,在生命中,若能亲附大善知识,有一贤者时常在身边耳提面命,则能行一切善,舍一切恶,开启本具的佛性,时时坚住正念,随顺觉性,于外有大善知识,自心中亦有自性善知识,如是用功,修行必有所成。

在《百喻经·卷四》中有这么一个比喻:过去有个人,患了下腹的疾病,求医治疗。

医生告诉他:“用灌肠疗法即可痊愈。”当医生备好药水,转身再去拿倒灌用的器具,准备进行治疗。但在医生尚未准备就绪时,这位病人竟然迳自取了灌肠疗法的药水服下,结果腹部鼓胀,疼痛不已。

等医生备好灌具回来,见到如此情况,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何肚痛不已。

这位病人虚弱地回答:“我刚刚服用了灌肠疗法的药水,所以现在痛不欲生。”

医生听了,便责备他说:“你真是位愚笨的人!不清楚方法就随便服药,现在只好服些其他的药水,以催吐腹中物,这样病才能痊愈。”

这位病人愚笨的行为,让世人觉得很可笑。

凡夫之人不也是如此:修习种种观行却常错用对治的方法——想对治欲爱色爱的烦恼,当思惟不净观,却反而修数息观;想对治散乱心,应修数息观,却思惟不净观。这样错用法门,反而将自己困在烦恼当中。

修行人如果不知向善知识求法,却迳自颠倒禅坐法门,就好比这位愚人服下不当药物而痛不欲生。

经云:“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修行学佛首贵知见,知见确立了,修行才有正确的方向,不至于走错路,走远路。

而正知见的确立,有赖于善知识的指引,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善知识犹如良医,能应病予药,观机逗教。

故事中的病人虽幸遇良医,却自作聪明,以自己的想法服药,险些丧命。

大德曾说过:“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人身难得,明师难求,特别是善知识更不易碰到。”

修行学佛得遇大善知识是最大的福报,进一步当依教奉行,从善知识的教诲中,得到佛法的受用。

文:网络

作者 曹王禅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