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净土之依正庄严
总的来说,藏经里至少有十余部经讲述西方净土之事。
大致是讲:彼处以七宝庄严,无地狱、饿鬼、畜生,以至飞虫、爬虫之类。极乐国中,恒时清净、自然,无诸秽浊,故名净土。
净土中人,都是莲花中化生,长生不老。衣食、住宅,都是随自意愿化现而成。四时常春,无有寒暑。受极大快乐,远离三苦、八苦、六道苦等,无一切苦恼,因此称为极乐世界。
“净土”,是指国土中依报环境及正报有情,纯一清净,无诸垢染。不像秽土,环境中有荆棘砂砾、丘陵坑坎、寒暑风雨等浊恶,有情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诸苦恼。
二、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岂异人哉!
极乐世界的佛,叫做“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指无量,不论光明、寿量、神通、道力,都无有限量。
以此佛光明普照十方世界,无有限量,凡是念佛众生,无不照见了知,因此又称“无量光佛”。此佛寿命和国中人民的寿命,都无有限量,即使经恒沙数劫,也无穷尽,因此又称“无量寿佛”。

三、持名必生,有迹为证
这位极乐大导师——阿弥陀佛有极宏深广大的愿力,要度尽世上的苦众生。他的威神不可思议,因此至心信仰归投,持念他的名号,现世必能消除灾难、驱除冤鬼、安宁身心、增福延寿。在西方七宝池中,会生一朵莲花。他日往生,托生其中,径直脱出轮回之外。这都有事迹为证,并非虚言。
事迹1:唐朝有个儒生邵彪,一天做梦入到一间公府。主事者问他:“你知道自己不中科举的原因吗?”他说:“不知道。”主事者就派人带着他往前走,只见一口大锅里,有蛤蜊用人语叫“邵彪”的名字。邵彪恐怖万分,赶紧念阿弥陀佛,蛤蜊就变成黄雀飞走了。后来,邵彪考上科举,官做到安抚使。
事迹2:宋朝有户姓崇的人家,家中有个女儿,忽然双目失明。从此,她精进念佛。三年后,双眼复明。
事迹3:元朝末年,张士诚攻打湖洲。当时,江浙的丞相与他交战,抓获了四十人。官兵用囚车拉着囚犯,准备到别处处死。夜晚停宿在西湖边上的鸟窠寺。当时大猷禅师在走廊里散步。囚犯们见禅师神情闲雅,持诵不断,就向他求救。禅师教囚犯诚心持念“南无救苦救难阿弥陀佛!”囚犯中有三人信他的话,一直念佛不断。第二天天亮时出发,给囚犯换枷锁。换到这三个念佛的人时,刑具不够,就只用绳子捆绑。过一会儿,再审问,才知是良民被错抓。三人因此被释放。
以上是念佛现世消灾免难的例证。
四、无缘知道与知而不修,痛哉!惜哉!
净土法门很容易修,搜尽藏经所载的八万四千法门,没有如此简要直捷的法。
很多人无缘知道,真可痛惜。
很多人知道而不修持,更令人痛惜!
选编自:《龙舒净土文.净土总要一》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