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余年
佛学类通俗读物大量面世
佛弟子不是找不到书看
而是找不到恰当的书
特别是轻松、接地气的
——参考书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晚年写著了
《竹窗随笔》
内容包含了大师的求道过程、见闻
对教理的辨析
以及生活中的有感而发
此书虽著于明代
但今天读来
依然对佛子的学修、见地等
有着深刻影响
一起走进莲池大师的
修行世界
从一本书窥见
祖师大德的智慧结晶
可轻松阅读的 修行参考书
莲池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憨山大师对其推崇备至,曾说:“师之才,足以经世;悟,足以传心;教,足以契机;戒,足以护法;操,足以励世;规,足以救弊;至若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广运六度,何莫而非妙行?出世始终无一可议者,可谓法门得佛之全体大用者也。夫非应身大士,朗末法之重昏者,何能至此哉?”
更令人赞叹的是,大师勤于修行之外,还笔耕不辍。他曾言:“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于是,便有了《竹窗随笔》一书。
演莲法师曾评价《竹窗随笔》为“入道的津梁,学佛的明灯”,并指出它具有“见地圆融,深入浅出,言近而旨远……补偏救弊,苦口婆心”的特点,适合修行人将之作为修行参考书,去寻找“入佛的康庄大道”。
在《竹窗随笔》中,莲池大师将一生修行的心得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大众。零零碎碎的思考片段,无所不包。时而严肃地探讨佛教教理,时而幽默地指点修行方向,时而亲切地分享平淡日常,时而随缘地点破执境魔障。
一则一则地细细读过去,内心慢慢平静,自性渐渐澄明,如同坐在大师对面,听他温和有据地开示。
止语、心静 两则读书笔记
01 止语
几年前,我参加文殊院的寺院生活体验班,多数时候都被要求止语:行走途中,听法师开示,在斋堂吃饭,以香顶礼佛陀,传灯法会,手抄心经,拜玄奘舍利,八关斋戒……
佛教五戒里有一条即为“不妄语”。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止语”不过是一种修习身心的方式,目的是让人安静地往内回溯和观照自我情绪,感知世界的真实面貌。
在《竹窗随笔》中,莲池大师则向我们指明了“止语”的更深内涵。
他说:“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不惜口头生醭、龙天推出,方乃为人。故辞法席者,愿生生居学地,而自锻炼。予出家时,笃奉此语,佩之胸襟。后以病入山,久久不觉渐成丛林。然至今不敢目所居为方丈,不敢开大口妄论宗乘,盖与众同修,非领众行道也,忝一日之长,互相激劝而已。诸仁者以友道待我而责善焉,幸甚!”
原来,“止语”还是自省式的修正磨炼,是克制谦逊,是自然无为,是禅定,更是对因缘的参悟。
读经静思,偶得二三感悟,颇以为意,便向周围的朋友奔走相告,期待他们亦能受启发感召而如理行事。若对方反应漠然,便顿觉“孺子不可教也”,却从未反省自己的感悟是否如理是否究竟,更遑论细观因缘是否成熟。
《地藏经》里说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这样看来,若不先自净其意,话说得再漂亮动听,于解脱生死大事都无甚意义,莫不如先试着少说话,多实践真理,于修行更意义深重。
02 习静
修行者好静,因静能生定,由定而得慧。莲池大师也毫不吝啬地向我们传达了“习静”的真谛,他说:“有习静者,独居一室,稍有人声,便以为碍。夫人声可禁也,鸦鹊噪于庭,则如之何?鸦鹊可驱也,虎豹啸于林,则如之何?虎豹犹可使猎人捕之也,风响水流,雷轰雨骤,则如之何?故曰:‘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欲除境,而境卒不可除,则道终不可学矣!或曰:‘世尊不知五百车声,盖禅定中事,非凡夫所能。’然则高凤读书,不知骤雨漂麦,当是时凤所入何定?不咎志之不坚,而嫌境之不寂,亦谬矣哉!”
“智者除心不除境”,可知得静之与否,完全不在于环境是否安静,而在于内心杂念是否清除。
心嘈杂,心滞重,则万事万物皆嘈杂,皆滞重。若内心清澄,外面尽管烟花灿灿,千军万马呼呼奔腾,尔虞我诈厮杀怒吼,在你只是遥遥千里之外,梦中人呓语一般。“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诗句,不也如此说吗?
某种层面上,修行这件事,比较接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毕竟通往自性深处的道路,再怎么繁花盛开,最终都得独自走完。况且人在内心进行的斗争,外人往往看不见。即便看见,很多时候也是爱莫能助。不过,修道之路虽得自己走,却不妨碍我们从先贤大德身上汲取力量,探明方向。
读《竹窗随笔》的过程中,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满目潸然,因为看到自己正在跋涉的长路,大师已经走过,走得从容笃定,沉着通透,并且慈悲地给我们留下了一束清澈宁静的光,于辗转徘徊之际,于变幻莫测之时,为我们照破魔障。
修行不易,但,吾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