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赞叹:戒行与正见

——简述《长阿含经·梵动经》的佛学思想

曙红

在《长阿含经·梵动经》中,面对外道的毁誉,佛陀为弟子们开示了如何才是真正的赞叹佛、法、僧。从持守戒律的“小小因缘”到远离边见的“甚深微妙大光明”之法,佛陀从外在具体的行为和内在思想的认识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修行佛法由外而内、行见双具的正确道路。

说法因缘:师徒异见  

    佛陀与弟子们在摩揭陀国游化,要到竹林精舍去,晚上住在王堂这个地方。有外道善念和徒弟梵魔达,善念以种种方式毁谤佛法及比丘僧,而梵魔达却不断赞叹佛法僧。弟子们乞食之后,集会讲堂,议论此事,觉得很奇怪,认为“师徒二人各怀异心,共相违背。”

    佛陀在静室以无净耳知道了弟子们的想法,于是来到讲堂,比丘们将心中的疑惑告诉了佛陀,认为他们对佛法僧的不同态度,是因为二人修习、看法和依止不同。佛陀跟弟子们说,如果有人毁谤佛法僧,不要生嗔恨愤怒的心,更不一要想报复而害别人,如果有人称赞佛法僧,也不必欢喜,生恨和生喜都是“自陷溺”,也就是自己落入自己的成见当中。

    对于外道的称赞和毁谤,佛陀认为那是“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不达深义,直以所见如实赞叹。”外道只是从外在的表面上,看到佛弟子与他们有所不同,感叹比丘们的威仪和戒行,生起仰慕之情。这样的赞叹,其实并不一定就了达佛法真正的深刻意义。

    与外道沙门的修行相比,佛陀到底是何种威仪戒行,使凡夫“寡闻”,外道折服呢?佛弟子跟随佛陀的教习,谨遵威仪戒行,何以是“小缘”呢?如何才是佛陀所教诲的佛法“深义”,真正的赞叹呢?

 小小因缘 威仪戒行

佛陀能够让外道弟子折服赞叹,首当是不同世俗的举止言行,这就涉及了佛陀教导的戒行。佛陀的言行举止涉及的威仪戒行主要是指佛陀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并由此而产生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威仪即是行、坐、住、卧四威仪,泛指举止动作的种种律仪规范。《戒本疏》卷一下:“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侧重于表现出一种有威德有仪则的风貌。戒行是指恪守戒律的操行,有着止恶防非的功能,突出的表现在与外道行为的差异方面。同时,威仪与戒行又是统一的,良好的威仪本身就是一定的戒行所要求的效果,而精严的戒行也必然使人具有不同的风范。  

    在经文中,这些能人人赞叹和钦佩的威仪戒行,“譬如飞鸟羽翮俱”,内容基本上与佛教中沙弥十戒的相同,且包括了八关斋戒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舍离饮酒”之后提到的“九不”,多涉及到世俗生活的方面,表现了佛陀对于世俗生活观察的细致考虑,尽量避免办道的障碍,减少生活的需要,而选择简单从容的生活,所谓“为身养寿,量腹而食,其所至处,衣钵随身”,就如飞鸟一样,只要有用于飞翔的翅膀和保护身体的羽毛即可。可见,佛陀已经对于入道之门的佛弟子有了很明确的生活规则的制定,使佛弟子专心道业。

佛弟子遵循戒律,自然呈现出与世俗迥异的面貌,受到世人的赞叹。如果说有的持戒威仪更多表现了佛陀自身的风貌,是一种主动而为,那么与外道沙门和婆罗门相比较,佛陀的行为则更突出的表现在戒行上,即有所不为。

佛陀列举了外道沙门和婆罗门的一些举止行为有十六条之多:“如余沙门、婆罗门受他信施,更求储积,衣服饮食无有厌足;沙门瞿昙无有如此事。……”,外道沙门、婆罗门同样也是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可能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和作为,但是佛陀依然对此予以排斥,不与其同流。在余沙门和婆罗门种种行为,涉及到个人衣食住行到社会政治、风俗、生活等方方面面,既有更求方便的自利,贪图欢愉,也有显示才能,参与政事。这些行为表现,佛陀都是没有的。

    在这里,佛陀特别提出了对“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的批评,所谓遮道,即意味着不是光明正道,遮蔽了真正的解脱道路,邪命即非正命,比如瞻相、方道、咒术等。不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是为自己求得利益,还是为他人作吉凶预测、治疗,佛陀不从事这样的行为。也许在佛陀看来,即便为了预测国运、治疗疾病、辅助弱势,但仍然有些旁门左道的感觉,极易于使人走偏。

可见,非道或者遮道的行为,就算不完全是出于自身的名闻利养,佛陀依然还是有所禁戒的,这样的戒行,在对于保证佛弟子的专心办道上,与上面的十戒等显然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佛弟子沿着佛陀的教诲正确道路前进,避免不必要的过失和障碍。

 树立正见   如实而知

做到了十戒,身心清净,不与外道沙门、婆罗门同行迹,佛陀依然认为这是“小小持戒因缘,彼寡闻凡夫以此叹佛”,而在此之上,“更有余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贤圣弟子能以此言赞叹如来。”对此佛陀指出当时诸有沙门、婆罗门所执有的六十二中见解,他认为所有外道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入六十二见中”、“尽不能出过六十二见中。”

总的说来,这六十二见,可以分为十大类,大别为本劫本见、末劫末见二种。本劫本见即依过去前际而起分别见,凡有五类十八见,包括常论四种、亦常亦无常论四种、边无边论四种、种种论四种、无因而有论二种;末劫末见即依未来后际而起分别见,凡有五类四十四见,包括有想论十六种、无想论八种、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断灭论七种、现在泥洹论五种,总计十类六十二见。

需要注意到的是,所指的种种见解,非是一般知识所得,无一不经过禅定,通过一定的神通智慧,才能获得。因此,此种见解确实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同时也说明在获得无上般若智慧之前,由于禅定所达到的认识,依然不一定就是完全可靠。可见禅定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获得甚深微妙光明大法,并非就是起到绝对的促进作用,还有可能形成佛所认为的执见。

在充分比较和论述了比丘与外道在戒行和见解两个方面的不同之后,佛陀说:“若比丘于六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而知,则为最胜,出彼诸见。如来自知生死已尽,所以有身,为欲福度诸天、人故;若其无身,则诸天、世人无所恃怙。犹如多罗树断其头者,则不复生;佛亦如是,已断生死,永不复生。”佛陀认为,应该出离六十二中见,从自身的六触出发,即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出发,如实的了解和知道其发动、集起、消失、感受、出离,才是正确的见解和方法。

换句话说,佛法最根本的还是要认识自己的身心的种种变化和行为,如实的掌握其中的变化及背后的原因。修习佛法的起点还是对自身的认识上,这种认识不是陷入某种偏执的思维和知见,而是如实把握每一个当下的身心状况,循着正确的方向,不断修习,才是真正的出要。当佛陀说完此法,大千世界三反六种震动,阿难在佛陀的后面执扇扇佛,偏露右臂,长跪叉手,白佛言:“此法甚深,当以何名?云何奉持?”佛告阿难说:“当名此经为义动、法动、见动、魔动、梵动。”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在此经中,佛陀认为不仅仅停留在外在行为表现,更不落入种种远离解脱的邪见,而因循正见、正习、正亲近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如实认识和感受六根六境的缘起生灭,从而实现转化、超越与出离,是对佛法僧最真切的赞叹。

作者 xavier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